佐德是什么
一、萨德是什么什么是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 terminalhighaltitudeareadefense,简称: 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 ...
一、萨德是什么
什么是萨德?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 terminalhighaltitudeareadefense,简称: 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奴隶下的陆基战地反导系统,一般简称萨德反导系统。
2 .系统的承包商
“萨德”系统的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和雷神社,一套“萨德”系统通常由指挥车、火控雷达、6台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其技战术性能具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3、萨德系统部署在星州基地。
当地时间3月7日上午,韩国国防部宣布,辅助系统的部分装备于前一天(3月6日)通过军用运输机到达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 韩国国防部表示,将尽快采取相应步骤,将把萨德系统陆续部署到星州基地。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持自己的安全利益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
4 .弹道导弹的基础系统
佐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 佐德不仅可以“盾牌”,还可以获取情报和监视对方。 当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萨德”系统进入朝鲜半岛,受影响的不仅是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部署的战略战术导弹也面临“威力下降”的风险。 除了洲际导弹的威力下降外,专家分析,“萨德”部署在韩国国内,比部署日本更能向北推进300公里的探测距离,更容易监视中国东北、华北、东南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理论上,中国在东部沿海地区机动发射的“东风-21D”、“东风-26”系列反舰弹道导弹面临着“早期曝光”的危险。
5 .反导武器只是防御性的
如果你不亲自攻击,那就不能惹你生气。 错了“佐德”不仅仅是盾牌,平时起着情报的获取和监视、控制对方的作用。
它可以完成探测、搜索、跟踪和目标识别等多项任务,其雷达天线的作用距离超过500公里,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陆基移动雷达。 据专家估计,萨德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了2000公里。
二、萨德入韩
1 .佐德部署
2017年2月27日,乐天集团董事局决定配置萨德供应地。 3月7日上午,韩国国防部宣布,萨德系统的部分装备于2017年3月6日通过军用运输机到达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 2017年4月26日,萨德反导系统的两辆发射车,x波段雷达开始在韩国运行。 2017年7月29日,文在寅下令立即部署剩下的4辆萨德发射车。
2、2016年7月,韩国国防部公布。
萨德在韩国东南部的庆尚北道星州郡部署。 但是,最初的布局发表后,根据韩国的民调,反对的声音消失了,甚至关农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
2016年8月末,韩国政府宣布对其他三个地方进行考察评价。 结果,他们选择了同在星州郡,离最初的选址只有几十公里的高尔夫球场。 理由是“地势高”。 官方说这里离首尔200公里以上,可以复盖韩国的首都。
三、2017年4月26日
萨德反导系统的两辆发射车,x波段雷达开始在韩国运行。 美国国防部说,将继续升级派驻韩国的辅助系统。 2017年5月30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听取报告时获悉,除了配备庆尚北道星州的两台“萨德”和炸弹发射车外,还有4辆发射车偷偷运往韩国境内,文在寅要求仔细检查4辆发射车的入境经过。
四、2017年7月29日
文在寅总统在青瓦台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命令就追加配置剩下的4辆“萨德”发射车等加强韩美之间战略威慑力的方案,立即与美国协商。
2018年4月12日上午5点,韩国星州郡200名居民和宗教团体聚集在星州郡草田面韶成里村民会馆前举行示威,韩国国防部反对庆尚北道星州郡“萨德”基地搬入施工装备和建材。
5、据了解
美军于2017年3月6日将本土的2辆发射车运往韩国部署到庆尚北道星州高尔夫球场后,于4月26日将4辆发射车运往韩国,保存在庆尚北道的美军基地。 之后,韩国国防部误报了第二次4辆发射车入境事件后,文在寅要求调查包括逃避环境影响评价在内的“萨德”部署决定的全过程。
三、系统性能
1 .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
“佐德”的射程达到半径200公里的300公里,“爱国者-2”和“爱国者-3”的反导射程分别只不过15公里和30公里。 因此,“爱国者”分为“点防御系统”,“萨德”分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大的战略地区和目标。 这个特征很受日本和以色列等领土面积小的国家欢迎。 因为一些“萨德”将覆盖其整个区域,发挥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作用。 美军方面主张,4个“萨德”和7个“爱国者”系统可以覆盖整个韩国。
2 .拦截高度和破坏概率高
佐德高度从40公里到180公里(大气层高层和外大气层低层),这个高度区间是射程3500公里以上的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飞行末段和射程3500公里以下的中近距离导弹的飞行中段,因此,“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大气层内外使用弹道导弹较大的拦截高度为“萨德”实施多次拦截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和作战空间。 因此,“佐德”被设计为“射击-评价-再射击”的作战方式,具有二次拦截和二次损伤评定的能力,可以向“爱国者”等低层末段拦截系统提供目标指示信息。
3、采用“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巨大
美军迄今为止的防空导弹和反导导弹一般采用“高能炸药碎片全方位飞散”的杀伤方式,往往只能实现“导弹破坏”而不是“导弹破坏”。 也就是说,只要将来袭导弹从预定轨道上移开,目标弹头内的爆炸物和生化战剂依然散落在地面上而损伤。 “佐德”系统拦截弹的破坏机制是“撞击杀伤”,在高速撞击中引爆目标弹头,期间产生的高热使生化战争剂无效。 “动能杀伤”的难度不亚于“打子弹”,对最终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要求很高,但可以大幅度减少“萨德”拦截弹战斗部的质量,增加拦截高度。
4 .机动能力和系统的生存性很强
“萨德”的每辆发射车的总重量(包括10个带入拦截弹)约为40吨,可以迅速空运到必要的战区,通过道路机动转换阵地避免打击。 发射车从装弹到准备发射不到30分钟,待机中的迎击弹接到命令后几秒钟就可以发射。
5 .数据兼容性强,系统应用广泛
从“佐德”设计一开始就将系统兼容性确定为技术重点,在实验中解决与海军链接的互操作问题,与“地基中段拦截”、“爱国者”和海军“宙斯盾”等系统随机构成各种形式的多层反导系统,共享信息资源
本文转自:www.bimeiz.com/shenghuo/2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