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处暑
一、处暑是什么1 处暑是“出热”,意思是因热而离开。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时点是公元8月23日,太阳达到黄经150。 ...
一、处暑是什么
1 .处暑是“出热”,意思是因热而离开。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时点是公元8月23日,太阳达到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的气温将逐渐下降。
2 .天文专家说,处暑当天,太阳的直射点已经从“夏至”日的北纬2326 '移动到北纬1128 '。 在北京市,白天的长度从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中午的太阳高度也从夏至的7332’下降到6134’,明确了太阳开始向南偏移。 随着太阳的高度持续下降,热量也会减弱。
太阳达到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 “处”隐藏着结束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这里,停,炎热到此为止”。 “处”意味着中止,表示炎热过去,炎热在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 处暑与小暑大暑和小寒大寒节气不同,代表气温从炎热转移到寒冷的节气。
4、我国把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是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在这个节气中,鹰开始大量猎食鸟类。 天地之间万物开始凋落的“禾乃登”的“禾”是黍稻梁类的总称,“登”是成熟的意思。
5 .应对炎热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获。 特别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要抓紧蓄水、保水。 防止秋季发生干旱推迟冬季作物的播种期。
二、处暑习俗活动
1、出去迎接秋天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祖先节和秋接有关。 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中元节”。 从前民间从7月初开始有打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末关闭鬼门为止,都进行着普遍的布施活动。 据说一般活动是打开鬼门后,立灯,放开河灯导致孤独。 本体通常是建设坛、架设孤架、剥夺孤等行动,最后关闭鬼门而结束。 现在是祭祖的重大活动时间段。 另外,炎热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游过郊野迎接秋天赏花的好季节。 天气太热了,炎热停止了,不是像夏天太热的时候那样浓云结成块,天空的云也疏散,看起来很自由。 民间历来有“七月八月见巧云”的说法,其间有“去玩迎接秋天”的意思。
放灯笼
河灯又称“莲花之灯”,一般在台座上放灯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河湖的海里,都飘着。 放灯笼是为了穿越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字是这个习俗的最高脚注。 “7月15日是鬼节。 死了的怨灵,不能出生,被地狱包围着非常痛苦,出生了,找不到路。 这一天,如果死鬼开着河灯,就必须出生。 ”。
3 .开始捕鱼
对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季节。 每年处暑期间,浙江省沿海都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捕鱼活动,东海停渔结束后举行盛大的捕鱼活动,欢送渔民开船。 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于9月6日在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因为这个时候海域的水温依然很高,鱼群停留在海域的周围,鱼贝类成熟了。 因此,从这个时间开始,人们经常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海鲜。
4、浇水的习惯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里,日本各地都有浇水降温的习惯。
三、处暑天气特点
1 .气温下降
炎热的节气,仅仅开始降温是不够的。 气温下降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太阳的辐射减弱。 二是副热带高压飞跃向南撤退,蒙古冰冷的高压跳跃尝试,伸出拳头伸出脚,露出前线。
秋天很爽快。
开始影响中国的冷高压,在其控制下,形成的下沉、干燥的冷空气,首先宣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结束,首先开始了一年中最美的天气——秋高气爽。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天的只有东北和西北地区。 但是,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空气干燥多刮风,当温暖潮湿的气流输送到大气中时,多形成体面的秋雨。 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后,人们明显觉得冷。 有“秋雨(风)变冷”的说法。 北方南部江淮地区也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 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变大,雨后艳阳升空,人们不太适应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呼吸道、胃肠炎、感冒等疾病。
3、馀暑
夏天雄伟的副热带高压,虽说撤退到了大股南,但要想取得主动权,或退到西太平洋的海里,绝非易事。 在它支配的南方地区,刚感受到秋天凉爽的人们经常在炎热结束后再次感受到高温的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残暑”。 在刚出三伏,遭受严重干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容易发生夏秋连旱,秋天的防火期大多会大幅度提前,需要警戒。 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秋虎天气结束后迎来秋天爽快的小春,但将在10月以后。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暴雨的总趋势减弱了。
四、雷暴活动
华南、西南、华西雷暴活动不如炎夏活跃,但华南、西南、华西地区的雷暴活动依然很多。 华南比其他地方发生更多的雷暴,因为低纬度温暖潮湿的气流很活跃。 在西南和华西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也有山地的作用,所以雷击的活动也很多。 进入9月,中国大部分开始进入少雨期,但华西地区秋雨多。 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秋天的特殊天气现象。 华西秋雨的范围除了渭水和汉水流域外,还包括四川、贵州的大部分、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发生的秋雨。
5、诗词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天,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娑舞,听蛟吟。
极其了解仁者的寿命,但不一定海深。
本文转自:www.bimeiz.com/shenghuo/2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