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人是什么意思?:
香蕉人是什么意思?香蕉我们每天都吃,而香蕉人我们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香蕉人又叫ABC(American-Born Chinese),最初意指出 ...
香蕉人是什么意思?
香蕉我们每天都吃,而香蕉人我们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香蕉人又叫ABC(American-Born Chinese),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国的华裔人。他们虽然是华人,但不识中文,说一口地道的美国英语。他们自小就受美国文化、美国教育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也是完全美国化的,与移民来美的上辈不同。
现在,香蕉人这个概念的范围已经不再仅限于美国,而扩及整个海外,泛指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

“香蕉人”自他们出生,做父母的就希望孩子长大后能顺顺当当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中上层有一席之地,故此中国人的家庭通常都极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辈英语较好的,在家都不讲中文,他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彻底美国化的。也有的家庭不想孩子断了中国文化的根,课余时还教孩子学习中文,但通常效果都很差。随着孩子越来越懂事,和父母讲话时英语越来越多,中文越来越少。渐渐中文消失,完全被英文取代。对ABC来说,中文只是父母亲的家乡土话,他们自然更愿意讲美国话。到中学阶段,香蕉人就逐渐定形了。香蕉人又叫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国的华裔人。他们虽然也是黑发黄皮,但不识中文,说一口地道的美国英语。他们自小就受美国文化、美国教育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也是完全美国化的,与移民来美的上辈不同。
香蕉人”在学校接受的是完全西方的教育,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和西方人全无二致,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基础,而这显然是其父母——拥有中式传统思维方式的第一代移民所不能接受的。
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是“香蕉人”与其父母争论的又一焦点。作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
然而,在说英语、看美剧的大环境下成长的“香蕉人”,脱离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香蕉人是贬义吗 是贬义词。 所谓的香蕉人,黄皮白心,指的是长着华人的脸孔,中心思想与文化传承彻底西化的人,这种不会看,写,说,中文,不知道中华文化中的孝道,甚至都没吃过多少中餐。具体点的说就是长着华人脸孔的洋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香蕉人。 与香蕉人对应的就是鸡蛋人,“鸡蛋人”是白皮黄心,泛指那些热爱中华文化,学习并发扬中华文化的白人。以前香蕉人确实不是贬义词,但是现在说香蕉人都带有一些贬义加嘲笑他数典忘宗的意思。
香蕉人代表人物
国际巨星王力宏、潘玮柏、林书豪、吴彦祖等。
香蕉人的家庭观
"香蕉人"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他们的父母,由于基本上已完全西化,所以他们难以认同父辈们传统的中式思维方式。于是,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
"亲爱的妈妈,我丢两个问题给你接招:第一,请问为什么我们的'品位'如此不同?是因为我们分属不同的时代还是因为我们成长于不同的文化?第二个问题比较关键,就是,老妈,你为什么不去了解我的时代或者文化的品位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
"亲爱的安德烈,你的母亲出生的1952年……一贫如洗……贫穷使得我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能力,但是却加深了我对于弱者的理解和同情,可能也使我更加勇敢……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果这太好的环境赋予了你美感和品位,那么它剥夺了你一些什么?你这一代,是否其实有另一种的'贫穷'?"
这是作家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通信。安德烈在德国接受教育,穿Polo衬衫,听HipHop和R&B音乐的他,很享受目前所能享受到的物质生活,并且十分不能理解父母这一辈持有的"品位"。在他看来,父母的品位是老旧而落伍的,他甚至断言他的母亲已经是一个被"定型而不自知的人"。
事实上,这也是绝大多数"香蕉人"和他们的父母都会有的争论。美国华盛顿的石东华先生,为了给女儿补补中华文化这一课,在女儿石珊大学毕业那年,特意带她回国游览名胜古迹,谁知女儿除了对美食和美景感兴趣以外,对其它的一切都很排斥。石先生感到很是困惑。
"德国是我的出生地,德语是我的母语,我从小在德国文化下长大,你非让我说自己是个中国人,我肯定会说是,关键是我的内心会说--我不是。"喻利雅,德籍华人,17岁时就夺得德国2003园艺世博会命题征文大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与父母的文化冲突日增,"她从来不看中国电视,看的都是美联社、综合外电消息的报道。"母亲这样形容女儿。
以上就是小编对香蕉 人的详细描述,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转自:www.bimeiz.com/shenghuo/2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