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症状?黄体破裂怎么办?什么是黄体?
什么是黄体?
黄体是女性独有的身体组织,也称为卵巢黄体,位于卵巢内。正常生育年龄期的女性,一般会在月经前14天左右排卵,卵子排出后,由血液凝成血块填补原来卵子留下的空隙,形成血体;在血体中含有一种充满黄色颗粒物质的颗粒细胞,它不断增大,使血体逐渐变为黄色,这就是黄体;卵子排出后7~8天(月经周期第22天左右),黄体的发育到最高峰,如果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临。
为什么会出现黄体破裂?
最常见的是外力作用,如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奔跑、性生活、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另外,还有少数自发破裂的情况,多数发生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或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
一旦发生黄体破裂,若破裂口小,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女性可能仅仅出现轻微腹痛。若出血多,可能会引起急性严重腹痛,甚至出血性休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黄体破裂是和宫外孕一样,惊险的妇科急腹症,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黄体破裂发生的概率,比宫外孕要少。但它一旦发生,如果不加以注意,病情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宫外孕。这两种疾病严重时,都会因为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黄体破裂确实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宫外孕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是发生在有性生活的女性身上,这类女性,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当出现月经推迟或不来等信号时,会主动去检查是否怀孕,往往能及时发现问题,尽早治疗。但黄体破裂可以发生在没有性生活的未婚女孩身上,当她们的身体出现异样,往往不会首先考虑是妇科疾病,总觉得是痛经,或者吃坏肚子,肠胃炎发作,认为熬一熬就过去了,导致没有及时就诊,等到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加剧,造成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黄体破裂的危害因人而异,并不是出现了黄体破裂就需要手术治疗。轻微的黄体破裂没有症状或者轻微,破口小,出血少,大多可自行愈合,在严密监测下卧床休息,适当应用止血药物即可,无需手术。如果发生了剧烈难忍的持续性腹痛,同时有心慌、面色发白,血压下降等情况,说明黄体破口大,出血严重,这种情况就需要紧急手术抢救,止血、修补破口。
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血压脉搏没有大的波动,可以通过常规的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止血、输液治疗,卧床休息,改善情况、稳定病情。但如果通过B超发现患者盆腔积液持续增多,同时血压脉搏波动明显,病情不稳定,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腹腔镜,把出血的黄体剔除,充分止血。
年轻女性不明原因腹痛,需及时就诊!
黄体破裂常见于20到35岁的年轻女性,这个阶段的女性性生活活跃,经常参加一些剧烈的运动,这些都是黄体破裂的高危因素。
黄体破裂的症状轻重不一,轻微的黄体破裂没有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严重者突然出现下腹剧痛,从一侧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腹腔,伴恶心、呕吐、大小便频繁感,重者可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休克症状。
成年女性在月经周期后期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尽量避免进行剧烈体育运动、负重等,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容易导致腹压升高的疾病。月经前一周同房后或剧烈活动后出现下腹剧痛,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痛,一定要警惕,及时就诊。
本文转自:www.bimeiz.com/gerenxingxiang/45218.html